top of page

​王興基、王廖愛梅

“Finished Well” 是孫國鈞牧師2月25日為我們榮休作的禱告及祝福,當時我在心裡的回應,感謝主,榮耀歸主!

二十五年的宣教路,全是「恩典之路」:看到家人信主,蒙恩以致安息主懷,孩子從經歷主到信靠主, 工場上見到頑固的舊生命因接受主而得新生命;從無到有,看到「宣愛堂」、語言職業培訓學校、基金會等的成立及運作,都看到神的大能。

工場的數項事工,能有新同工的接棒,差會及工場主任的安排,讓各樣事工都順利交接。感恩之餘,期待各項事工能「結果纍纍」,得著福音的果子。

在2月,留港一個月期間,差會仍然安排我們有靜修時間,再一次看到「你們得救是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是在乎平靜安穩。」神的話語提醒我們要更深的操練與祂的關係。

 

我們將休息一段短時間,接著分別往馬來西亞進修,希望這些都能為主所用。

王興基

在日本及泰國的兩個 工場宣教很快過了二十五年。2015年,跟差會提出提早退休是為了更能專心進修,將這二十五年的宣教生涯做總結及整全。 退休前,我們知道必須預備事工接棒人的安排。記得在2000年剛到泰國宣教,了解到泰國人的文化及生活形態是無憂無慮及開開心心過日子、人生不要太緊張。當我們剛到泰國投入學校的工作環境,老師及學生們常常跟我們微笑,並不斷告訴我們:走路不要太快、要慢慢來;不要有太多計劃,船到橋頭自然直等等。因此,我們必須將香港快速的文化放慢腳步來配合泰國人的文化,並融入他們的文化中,跟他們建立良好關係。

長遠栽培門徒是我們心中一直的期盼真光學校中,有位泰國女孩很喜歡學習中文,並願以中文為她入大學的志願。  感謝主,她也因著信主,學習成績很好進入國立大學並主修泰文副修中文。沒想到四年後,她就成為愛倍語言中心的泰語老師;兩年後更成為我們開辦曼谷職業培訓學校的校長;也成為宣愛堂的堂委。  如今她可以成為宣教工場上很重要的泰國同工,幫助宣教士跨文化的適應及語言學習,也幫助差會成立社會服務機構的重要的泰國同工。十五年前,她只是中六學生,神讓我們栽培她到如今可以獨當一面。雖然我們離開工場,但沒有後顧之憂,因為有了可以承擔的接棒人。榮耀歸主!

感謝主,靠主恩典開拓的宣愛堂,也有剛學完泰語的宣教同工接替牧養的棒子。

王廖愛梅

​交棒與接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