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宣道差會 2015
2015年事工重點
-
語言學校從2010年2月開始投入服務,到今年已有5個年頭,曾有兩位外籍中文老師及一位英文老師分別取得教育部簽發的老師簽證及工作證,在語言學校服務各有一年多。今年三月,服務已三年的中文老師因調往其他機構服務,語言學校就剩下兩位泰語老師及校長,加上王廖愛梅師母參與行政財務的管理工作,因此來學校學習的學生只有泰語科目。
-
雖然教育部在年初通知要來ISO驗證,但因為東盟十國聯盟的計劃延後一年至2016年才啟動,教育部忙於應付各國政府對教育水準的要求作出調整,遲遲沒來作查核;但學校不斷收到政府及教育部的通知,有很多政策變動及修改,以致校長要不斷更新調整學習科目的時間表及上課的時數。雖然如此,學校的聲譽沒有受影響,持我們的學生簽證的學生去教育部及移民局泰語考試測驗的成績都很理想。甚至,有些無法取得學生簽證的其他學校學生,都轉移到我們的學校就讀及申請簽證,都順利取得簽證。因為教育部及移民局滿意學校的教學水準,兩位泰語老師都很認真教學及跟學生互動。
-
面對泰國軍人首相管理政府的措施不斷在改變,對辦學校的機構都在要求要繳稅捐。雖然教育部的文件告知不用繳稅捐,但稅捐處特派三人巡視各地區的職業學校及不同類型補習班,沒有文件通知就直接上門來要求視察學校,並要求校長必須提供有關過去學校經營的收支項目文件及繳社會保險的文件證明。我們須尋找律師諮詢,代表學校跟稅捐處交涉,花費不少精力、人力及時間,多多少少也影響到學校對外招生。感謝主,最後律師得到稅捐處的回應,學校暫時不屬於需要繳交稅捐的學校類型。
2015年事工檢討
-
語言學校的平台是個很好及有潛質的職業培訓學校,雖然要面對政府各部門的巡視及驗證,但能提供機會給短期支援性的人員學習泰語及文化。若是有足夠的中文及英文老師,又有全職的行政/財政主管協助校長發展對外宣傳招生的工作,學校的發展就有很好的空間,也有機會開辦分校。
-
曾經參與教學的四位泰語老師,剛來時都未信主,但願意接受以基督教精神辦校,及參加聚會,前後都分別決志信主及參與教會主日崇拜及查經班、禱告會等。這也是福音機會,當然也有學生因為到學校來學習語言而決志信主和受洗的。
![]() | ![]() |
---|